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 1

国防教育

国防知识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防教育 >> 国防知识 >> 正文

揭秘:85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套统一军装在福建长汀诞生

发布日期:2014-11-04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点击:

85年前,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套军装怎么会在福建长汀诞生,这套军装到底如何设计,又是如何做出来的?这要从中华苏维埃被服厂谈起。 1929年3月14日,红四军在闽西长汀近郊长岭寨,击毙国民党军福建省防军第二混成旅旅长郭凤鸣,歼敌2000余人,解放了闽西重镇长汀城,取得了红四军入闽第一仗的胜利。毛泽东将部队进行整编:全军共3个纵队(团),每个纵队1200余人,500多支枪,全军约4000人。

由于红四军自创建以来,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之中,无法大量生产军装,为了保暖只能有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敌人的军装,地主的长袍,工人、农民的粗布衣……各式各样,着装相当混乱。而且大部分战士的军装已非常破旧,几乎到了衣不遮体的地步。为了便于作战和管理,统一服装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毛泽东在部队整编完成后曾说:“部队是焕然了,但还没有一新啊!”

当时闽粤边重镇长汀县城人称“小上海”,物产丰富,富商云集,手工作坊遍布城乡,有很好的经济基础。解放长汀后,红四军在当地开展了斗地主、打土豪等运动,没收了10余家反动豪绅的财产,并向资本千元以上的商人筹措军饷,很快筹得5万元。

对于红军来说,这是一笔巨款,如何利用这笔钱大家意见不一。时任前委书记毛泽东提出,利用这些军饷和长汀良好的缝纫、印染条件,赶制4000套军装,以统一军装。

然而,军装到底该如何设计,定什么样式却没有借鉴的经验。最终,在长汀两个名叫谢日新、戴恒新的裁缝老板的统一负责下,最终确定了新军装的款式:帽子为有沿的大八角帽(列宁戴过的八角帽式样),上缀一颗布质红五星帽徽;军装为灰蓝色布质,上衣为仿中山装式,开襟,衣前左右各有1个口袋,领口佩缀红领章,领章边缘绣一圈黑边(为纪念列宁逝世5周年,缅怀伟人丰功伟绩);裤子则为半长的阔腿样式。

款式确定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当时长汀县城里的布料只有白色,而白色布料制作出来的军装颜色不利于行军打仗的隐蔽。于是,长汀秘密工会协助红四军后勤供给部与染布坊联系,帮助把布匹染成灰色,然后将个体分散的裁缝工人和夺取敌人的一个拥有新式缝纫机的军服厂组织起来,在南门街郑屋成立了红军临时被服厂(后来发展成为中华苏维埃被服厂),开始了红军军装的缝制。

由于时间紧,数量多,工人少,机器不够用(当时仅有裁缝师傅20多人、缝纫机12台),临时被服厂两班倒,每班8小时,日夜加班赶制。灰布没了,他们就用白色的细布自己染,纽扣用完了,他们就把铜钱用布包着当纽扣。经过工人的齐心努力,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4000套统一规格的灰色军装。

红四军干部战士穿上新军装,个个精神抖擞。部队在南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典礼,以整齐威武的军容,接受了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检阅。毛泽东曾作演讲说,“红军军服领口上的两个红领章代表两面红旗。”陈毅则对军装的颜色做了说明:“灰蓝色代表天空、海洋、青黛的群山和辽阔的大地。”后来,朱德在陕北的窑洞里对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不无骄傲地回忆说:“我们现在终于有了第一批正规的红军军装了……它们没有外国军装那么漂亮,但对于我们来说,可真是其好无比了。”

上一条:中国最高立法机关通过决定 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下一条:海外留学生微博发出倡议“我和国旗合个影”网络走红